「回鄉(xiāng)偶書」國泰民安 日新月異
229
2023-09-06
臘月二十九下午,我回到了闊別一年的家鄉(xiāng)——山東泰安。
除了走親訪友外,和表妹一起逛街幾乎是我每年春節(jié)的“必修課”。我在北京工作,表妹在無錫工作,我們姐妹倆一北一南,只有在春節(jié)期間才能相聚。大年初二中午家庭聚餐一結束,我和表妹就開始了一年一次的岱廟之旅。
岱廟是泰安最大、保存最完整的古建筑群,是歷代帝王舉行封禪大典和祭祀泰山神的地方。岱廟與我的小學只有百米之隔,這里也是我兒時游玩的樂園。近年來,過年逛岱廟仿佛已經成為泰安人的年俗。新年里的岱廟游人如織,到處掛著喜慶的紅色燈籠,繞福石,走福路,摸福樹,大家祈求福氣快快到來。地方傳統戲曲演出、民間“社火”表演、泰山皮影戲等民間非物質文化遺產及手工藝吸引了眾多游客駐足觀看,有些游客按捺不住好奇,近前體驗。今年的岱廟還增加了“狗年說狗”生肖文化展、“蒼洱鐫石——大理歷代名碑拓片展”等展覽,讓泰安人在盡情享受假期休閑的同時,對泰安的傳統文化、風俗民情有了更深層次的了解。
雖然很多小店都已關門過節(jié),但是泰安也有不少店面不再拘泥于舊俗,大年初二就開門迎客。不到半天的時間,我和表妹就收獲頗豐,滿載而歸。天色漸晚,一輛輛公交車仍往來穿行于泰安城的大小街道,為市民節(jié)日出行增添便利。上了車,我發(fā)現除了可以刷卡坐車外,公交車上還安裝了支付寶掃碼機,通過手機掃碼也可以買票坐車。
父母在,不遠游,游必有方。雖然我是家里唯一的孩子,但是父母一直鼓勵我努力奮進,相信我可以憑借著自己的力量打拼出一片天地,在社會上立足。父母的支持讓在外打拼的我擁有安全感,回到家里短短的幾天,六十多歲的媽媽每天變著花樣給我做各種好吃的飯菜。她還興奮地告訴我,她已經學會使用打車軟件和微信支付。媽媽常說:“我和你爸一是要保重身體,讓你工作沒有后顧之憂;二要繼續(xù)學習,老年人也要與時俱進。“
大年初四,我陪著爸媽去看了今年春節(jié)的賀歲電影。我們先在網上預訂電影票,然后到電影院的自動取票機上掃描二維碼取票,表弟告訴我,這樣便捷的服務已經覆蓋泰安所有的電影院。走出電影院已是下午五點,我們一家三口一邊走一邊回顧電影中的精彩片段。溫暖的冬日余暉落在爸媽哈哈大笑的臉上,落在市政廣場上嬉戲的孩子們身上,也深深地烙印在我的心底。日新月異、越來越現代化的泰安與大都市的身影不斷重疊,我的耳邊仿佛又響起了新年鐘聲敲響時眾人吶喊出的最衷心的祝福:“國泰民安”。
禮惟崇德,樂以和聲。百神仰止,天下文明。(中央紀委監(jiān)察部網站 王小寧|責任編輯 王晶晶)
發(fā)表評論
暫時沒有評論,來搶沙發(fā)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