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傳統節日及風俗
36
2023-07-05
?中國傳統節日歷史悠久,傳統節日及其相應的風俗,已成為中華傳統文化的一部分。那我們看中國的傳統節日有哪些,和對應的風俗習慣是什么。
1、除夕,一年農歷的最后一天,也就是俗稱的過年了,這是中華名族最傳統的一個節日,全世界所有華人都會過這一個節日。風俗是家家戶戶吃團圓飯,給壓歲錢,在農村會祭祀,熬夜守歲,貼春聯放鞭炮辭舊迎新,大人小孩老人會換上新衣服。
2、春節,俗稱“年節”,傳統名稱為新年、大年、天臘、新歲,口頭上又稱度歲、慶新歲、過年。是我國傳統四大節日之一,春節以拜祭神靈、祭奠祖先、除舊布新、迎禧接福、祈求豐年、歡樂祥和為主要內容,是我國最熱鬧的傳統節日。
3、元宵節,過完年的農歷正月十五,是過完年的第一個月圓之夜,也是一元之始,因此古人對此加以慶祝,也稱上元節。風俗一般是吃元宵,猜燈謎等。
4、清明節,每年的公歷4月5號前后,據傳始于古代帝王將相“墓祭”之禮,后來民間亦相仿效,是中國最重要的祭祀節日。風俗是祭祖和掃墓,以表示對先人的思念。
5、端午節,農歷五月初五,大約起于西周初期,后來為紀念詩人屈原。風俗是吃粽子、賽龍舟,農村都有掛菖蒲、蒿草、艾葉等。
6、中秋節,農歷八月十五,始于唐朝初年,盛行于宋朝。風俗是吃月餅,賞月。
7、重陽節,農歷九月初九,大約在戰國時期形成。風俗是登高、插茱萸、飲菊花酒。
8、臘八節,俗稱“臘八” ,即是農歷十二月初八,是祭祀祖先和神靈、祈求豐收吉祥的傳統節日,主要的習俗包括祭祀先祖、喝臘八粥等。
如果想了解更多的中國傳統節日及風俗,可以關注子非魚網。
發表評論
暫時沒有評論,來搶沙發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