并不全是姓氏!周字五行屬什么?
78
2023-07-05
姓氏的“郡望”與“堂號”意義
? ? ? ? 郡望是指姓氏的發源和繁衍地,而堂號是指一個姓氏家族所共有的祠堂。今天要講的是姓名學知識學中的“郡望和堂號”,都是屬于尋根問祖的標記。
郡望,也叫地望,是某姓氏家族興盛的地域標志,即一個地區有財有勢有威望的家族標志名稱。有的郡望是以姓氏的發祥地或姓氏來源命名;有的郡望是根據富貴家族的居住地的地名起的。同一個姓氏可能有多個郡望,例如“趙錢孫李”的趙姓郡望有天水、涿郡、南陽等,又如范姓發源地是今河南范縣,到漢魏時首先在南陽(今河南浙川)形成郡望,所以魏晉南北朝時的范姓名人多稱南陽范氏,這以后因族人當官遷移等緣故,又形成了高平、山陽、河內、吳郡等許多郡望??ね麑⑼恍帐现械暮篱T與寒門、世族與庶族區分開來,因此,郡望是該姓旺族的標志。
在先秦時代,姓、氏二者有明確的區別,姓用以標血緣,而氏則用以辨貴賤。但隨著秦始皇統一天下,原來的世襲貴族也就消失了,氏不再是貴族的標志,而是與姓一樣成了單純的家族血緣標志了。
隨著封建制度的建立,新的制度必然要有新的表示等級的符號產生,“郡望”就是在這種新的歷史條件下產生的標志社會地位的符號。如南北朝時代至隋唐時代,范陽盧氏、清河崔氏、太原王氏、滎陽鄭氏就是當時北方的四大望族。在姓氏面前標以家族居住地,亦即郡望名,以表示其為此地的望族??ね热皇琴F 賤的標志,因此也就成了封建統治者選拔人才任用官吏的依據,如唐太宗李世民雖大開科舉以打擊舊的望族,但是傳統望族在政治上的勢力是不可低估的,從《新唐書》“宰相世系表”可以發現,唐代宰相多出自望族,如博陵崔氏任宰相的就有12人,清河崔氏有5人,范陽盧氏有8人,滎陽鄭氏有9人,太原王氏有7人等。
此外郡望還是名門世族談婚論嫁的依據。一般人婚姻講究門當戶對,如梁代河南王侯景想娶王、謝二姓的女子為妻,請梁武帝代為說合,梁武帝說:“王、謝的門第太高,與你不般配,你還是在朱、張以下的諸姓中找一個稱意的吧?!笨梢姰敃r名門望族的壁壘之森嚴,連皇帝也沒有辦法。
堂號是中國姓氏文化的獨特風格,是一個同姓家族或家族中某一支派的共同標識。其目的是維護宗族、便于同一姓氏尋根認祖。堂號最早來自祠堂。宋元以后,民間立祠成風,凡聚族而居的同姓家族,都建祠堂作為本族人的祭祀中心。如果成員太多,則建立數所,故祠堂又有總祠、支祠之分??傡艄┤搴响?,支祠供分支分房各祀,而凡是祠堂都有各自的稱號,這特稱便是“堂號”。此外, 在許多分支不分祠的大家族里,各支派也有自己的特稱,可以叫房號,也可以叫堂號。
堂號的取名大致有以下幾類:
根據本宗姓氏或本族姓氏的發祥地取名。如福建、臺灣等地的莊姓堂號多用“鳳田堂”。因為鳳田是該族的發祥地。
根據本宗祖先所具有的美德命名。如吳姓的祖先是周朝時吳國始祖太伯,太伯有讓位給兄弟的美德,故吳姓堂號有稱“讓德堂”的。
根據祖先的官稱、爵號或別號等取名的。如陶姓有“五柳堂”,因先祖陶淵明號“五柳先生”;白姓有“香山堂”,因先祖白居易號“香山居士”。
在炎黃子孫尋根認祖的活動中,堂號也是重要的依據。故有人稱郡望是尋根的“長程”線索,堂號是尋根的“短程”線索,因其能夠追溯的時間和血統范圍要比郡望小得多。比如漳州和臺北都有 名聞遐邇的陳氏宗祠“德星堂”,平和與臺中都有林氏宗祠“培遠 堂”,南靖和臺南都有張氏宗祠“德遠堂”等等。
姓名學知識大全 ? ? ? ? 寶寶名字大全 ? ? ? ?寶寶姓名測試
發表評論
暫時沒有評論,來搶沙發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