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來源頭條作者:岑村吳彥祖紫微斗數為中國古代算命的方法之一,用陰歷的出生年月日和時辰來排個人命盤,進而窺探吉兇;紫微斗數預測學認為人的性格決定其命運,人的處境都取決于人的內心,同樣經歷一件事,每個人的感受是不一樣的,同樣做著一件事,每個人的想法卻不同,同樣說著一樣的話,每個人給別人的感受是不同的。這就是人類不同的心性構造。紫微斗數融合了天文地理風水周易卦象,星象學以及社會學心理學等內容,更加注重人和環境的關系,在中國眾多的周易術數中可謂獨樹一幟。命盤形式,分十二宮垣,以干支為經緯,星宿羅布,將中天諸星、北斗諸星、南斗諸星、神煞等諸星列置其中;其排盤方法毋需查閱星歷,與西洋占星學有所不同,而是透過命宮之納音五行數先推算出紫微星位置,其余中、南、北三斗等共13顆星位置再因紫微星而排定,含紫微星在內共主星14顆,也因以紫微星為首,故稱為“紫微斗數”。圖片來源于網絡紫微斗數,相傳為五代時期方士陳摶(872年—989年)觀星所創。紫微斗數的古籍稀少,截至目前,有關“紫微斗數”的古籍刻本,只有《紫微斗數全集》、《紫微斗數全書》、《紫微斗數捷覽》。其余則為古鈔本,如《斗數綱要》、《斗數秘鈔》、《斗數演例》、《紫微斗數之捷徑》,以及民國之初王裁珊《斗數宣微》、《斗數觀測錄》。坊間流通最為廣泛的古籍版本為晚清木刻翻刻本《紫微斗數全集》及民國石印本《紫微斗數全書》。《紫微斗數捷覽》成書于明萬歷九年(1581年),為目前可考“紫微斗數”之名出現最早的年份。在《紫微斗數全書》內羅洪先(1504年—1564年)所著之序,時間為嘉靖庚戌(1550年),比《紫微斗數捷覽》為早,但因《紫微斗數全書》現存的刻本晚于《紫微斗數捷覽》出現,故須再考究。在萬歷三十五年(1607年)續道藏中之“紫微斗數”,其內容并非現代流通之紫微斗數,無論星曜名稱與排命盤方式都不同。紫微斗數命盤的排盤順序為安命身十二宮、起寅首、定納音五行局、安紫微星、安余13顆主星、安輔曜與神煞星,然后依宮位的三方四正、十年大限等來解讀命盤。在紫微斗數中,天盤如民,大限如臣,太歲如君,這是看流盤的時候要遵照的規則。太歲最重,結合天盤、大限、流年三盤一起看,以流年天干為主,流年地支所落宮為流年命宮。比如今年是癸巳年,巳宮就是流年命宮,天干取癸干。所有人的流年命宮都在巳宮,然后以你本命宮以1開始(陽男,陰女順時針,陰男,陽女逆時針)數到巳宮看是幾,比如說是4,那么其他十一宮也依次以本宮為1開始(陽男,陰女順時針,陰男,陽女逆時針)數到4,那個宮位就是你的流年兄弟宮,流年夫妻宮等等,然后這就是你的流年命盤了,如果你的本命宮就在巳,那么今年你的流年命盤就是你的本命盤,依次類推。圖片來源于網絡安十二宮以十二地支盤為基,起寅宮;順數生月逆數生時定命宮,以命宮逆時針布命遷十二宮;命、兄弟、夫妻、子女、財帛、疾厄、遷移、交友、官祿、田宅、福德、父母。起寅首、定納音五行局以出生年干支(如:戊子)之天干數乘于二加一是為寅宮宮干;順布宮干至命宮處,再以命宮干支定命造納音五行(例如:命宮坐丙戌,為土五局),命造納音五行皆有配合之數局,分別為;水二局、木三局、金四局、土五局、火六局。定紫微星得出命造五行局后,推判幾倍的命造五行局數可以大于生日數;下一步判斷得出來的倍數與生日數之差數,再判斷此差數為奇數或偶數;若差數為奇數,則以倍數減去差數得到一個新的數字;若差數為偶數,則倍數與差數相加而得一新的數字,下一步起寅宮并順時針數到上一步驟得出的數目,此一落宮點便是紫微星的位置;依照上一步驟如果改為逆時針來數,便是安天府星。紫微斗數相對于八字四柱推命而言,其淵源更早,而又是同源于《周易》,故并稱為中國傳統命理學的兩大派別;而且紫微斗數推命術包含天文地理風水五行,又具有注重社會環境、人際關系的近代意蘊。紫微斗數在古代被尊稱為“帝王學”,明清時期在皇宮中設有“欽天監”對其進行研究,能接觸到紫微斗數的人只限于皇族中人或是由皇帝欽點的官員。這也就是為什么八字在中國民間流傳較廣,而紫微斗數卻少為人知的原因。由于古代紫微斗數預測學不如四柱八字公開,知道紫微斗數的人相對較少,留下的著作就更少。
暫時沒有評論,來搶沙發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