夢見蛇死了又復活是什么意思,老...
254
2023-10-10
蛇有穴居性,在冬眠前它會挑選一個溫度適宜的小地洞蟄伏。在進入冬眠之前,蛇會捕捉大量獵物飽餐一頓。這是因為進入冬眠后,它很難再次進食。為了減少能量消耗,蛇會把自己的運動量降到最低。通過降低體內新陳代謝的速度,依靠體內殘留的脂肪熬過寒冬。
雖然蛇類依靠冬眠度過了難熬的寒冬,但是它們肯定不喜歡冬眠。因為進入冬眠相當于假死,而假死的蛇極易被沒有冬眠習性的肉食動物捕食。冬天捕食的狐貍老鼠如何捕食冬眠的蛇?冬眠的蛇對于老鼠來說,簡直是免費的“凍香腸”。因為老鼠屬于恒溫動物(俗稱溫血動物),可以依靠自身的血液循環維持體溫的恒定,外加體表有厚厚的毛皮保護。所以老鼠不害怕嚴寒,沒有冬眠的習慣。加之,老鼠的生命力十分頑強,可以在低溫環境下外出捕食。此外,老鼠也是穴居動物,會挖掘隧道連通巢穴以及有食物的地方,挖隧道的老鼠難免挖到在地穴沉睡的蛇。老鼠深知蛇天性殘忍,如果激怒“沉睡”的蛇將會付出慘痛的代價。為了保險起見,聰明的老鼠通常會直接攻擊蛇的腦袋。先殺死它,再慢慢享用這根“大肉腸”。當然,也有一些老鼠會在饑餓的驅使下,直接啃食蛇肉。由于活動緩慢,冬眠的蛇很難發動反擊。復雜的老鼠洞老鼠吃活蛇案例2014年12月9日的時候,在南京紅山森林動物園游玩的劉先生見到驚人一幕:園區內展覽的大王蛇遍體鱗傷,有幾處傷口還露出了骨頭。而本應作為王蛇飼料的小白鼠,卻騎在大王蛇的身上啃食皮肉。對于老鼠吃蛇的反常現象,南京師范大學生命科學院的計翔教授這樣表示:紅山動物園在冬天給蛇喂食顯然是不符合科學的飼養方式。蛇在冬天會進入冬眠,活動強度低,不具備攻擊性。如果不能給蛇一個安全的過冬環境,冬眠時期的蛇就很危險。而成年小白鼠是恒溫動物,冬季反而更需要食物,這時候將小白鼠投喂給蛇,無疑是“蛇送鼠口”,這時候的蛇在小白鼠眼中,不是天敵,反而是絕佳的食物。
老鼠吃蛇人類真不能小瞧老鼠,它之所以能吃活蛇肉,是因為它們特殊的門牙。老鼠的門牙和其它動物乃至人類的門牙在外形上看似沒有任何區別,實則內藏玄機。老鼠嘴巴在靠近下巴的地方有一個“干細胞池”,它負責產生新的干細胞,和其他干細胞結合形成新的組織。新的組織再和老鼠的牙齒結合。簡單來說,只要干細胞池不停止產生新的干細胞,那么老鼠的牙齒就可以長到無限長。老鼠長長的門牙大多數動物的門牙生長到一定程度就不會繼續生長了。而老鼠卻需要通過不斷地磨牙,才能讓它們的門牙維持在一個正常的長度。如果不磨牙的話,一般老鼠的上門牙一年可以長長11.34厘米。此外,老鼠的咬合力也十分驚人,可以輕松咬斷堅硬的鋼管,而蛇柔軟的皮肉更是難逃老鼠的利齒。咬電線的老鼠完全可以說,單獨冬眠的蛇如果碰上了集群捕食的老鼠只會是死路一條!
人類千萬別驚醒冬眠的蛇雖然老鼠可以輕松殺死并吃掉冬眠的蛇,但是人類卻千萬不能隨意驚醒它!《農夫與蛇》這個故事雖是想借毒蛇的形象指責了忘恩負義、恩將仇報的小人,但也從側面向讀者展現了打擾冬眠的毒蛇會有怎樣的嚴重后果。這位農夫因為不了解毒蛇的習性,而犯下了致命的錯誤!蛇是變溫動物,它對溫度的變化十分敏感。如果周圍的溫度超過10攝氏度,它就會蘇醒并攻擊身邊看得到的活物。這是因為,雖然毒蛇在進行冬眠之前會飽餐一頓,同時為了生存它會把全身的能耗降低到最低。但盡管如此,冬眠的蛇依然異常饑餓,蘇醒后會活吞看得到的一切獵物。因此,農夫本以為把蛇捂“活”了,蛇會感激他,卻沒想到等待他的則是鋒利的毒牙,因為這時的蛇真的很餓!那么蛇會熱死嗎?前面我提到過,蛇類對溫度的變化十分敏感,在溫度低于10攝氏度的時候會進入冬眠。那么,炎熱地區的蛇類會“夏眠”嗎?全球一共有3425種蛇,除了南北極外都有分布。大多數蛇類主要分布在熱帶以及亞熱帶,但這并不意味著蛇不怕熱。蛇最喜歡的溫度在20-30攝氏度之間,如果地表溫度高達35攝氏度的話,蛇也會通過“夏眠”來躲過酷熱。蛇類會把夏眠地點選擇在背陰、潮濕的地方,如果有水池的話則干脆把全身浸泡在里面消暑。
不過,世界上還真有被活活熱死的蛇。就在2020年6月27日的時候,我國臺灣省花蓮市有人目擊到一條在橫穿馬路時被高溫殺死的南蛇。由于當天氣溫過高,遠遠超出了蛇能承受的范圍。因為這條可憐的南蛇,要爬過一條密布瀝青的公路,但它根本不知道瀝青的可怕。當時瀝青在太陽的直射下達到了50多攝氏度。它像往常一樣爬過瀝青路。于是出現了這一幕:由于南蛇身體疼痛異常,光顧著原地打轉轉,無法爬離滾燙的瀝青路面。最后張著大嘴,活活被烤死在了滾燙的泊油路上。可見,無論是高溫還是低溫,對蛇的影響是非常大的,甚至威脅生命!在我們的認知中,只有蛇吃老鼠,殊不知老鼠也能吃蛇。任何動物都有自己的軟肋,沒有絕對的王者。即使是弱小的老鼠,處于特定條件下,也能做到“蛇吃鼠半年,鼠吃蛇半年”!發表評論
暫時沒有評論,來搶沙發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