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來源頭條作者:堪輿小書童商紂王帝辛,人族最后的人皇,封神時期,真龍護體,人族氣運加身。神鬼莫侵,即便是肉身成圣的楊戩也不能傷其分毫,因果加身的女媧大神也不能傷害其身,只能利用軒轅墳三妖,蠱惑紂王,令其昏聵無度,慢慢削弱其人族氣運,才使得姜子牙和姬發有可乘之機,取而代之。其實紂王的人族氣運之所以這么鼎盛,不僅僅是紂王是人皇正統,而且紂王在位期間,實實在在扛得起雄主之名。有勇有謀,不僅用心治理朝政,還不懼內憂外患,征討有蘇氏,對東夷用兵,著力于開疆拓土,傳播中原的先進文化和技術,旨在推動社會經濟發展和民族融合。在商紂王帝辛的長期耕耘下,一度把殷商的國土面積擴展到江淮地區,直達渤海和東海,也就是今天的天津、連云港一帶,在位期間更是知人善任,做到了四夷拱手,八方臣服。這在《淮南子》中有專門的記載:"紂之地,左東海,右流沙,前交趾,后幽都。"所以紂王在位期間,人族氣運鼎盛堪比軒轅時期,而人皇之位又過于重要,惹得天帝不滿,于是用計謀聯合三清徹底將商朝推翻,斷絕人皇最后的血脈,從此以后,人間帝王自降一級,稱為天子(天之子),天帝正式統治三界。而這時候人類的祖先三皇(伏羲,軒轅,神農)他們作為人族的最早的三位人皇,在商朝被覆滅的時候在干嘛呢,為什么不現身幫助人族一把,繼續延續人族的榮耀呢?其實封神榜里也有只言片語的描述,明面上,三皇在火云洞修煉,壓制和維護人族氣運,畢竟盈滿則虧,物極必反,三皇需要保證人族氣運在一個合適的點,可是到了封神后期便說不通了。后期,諸天神仙,共伐商紂,人族氣運危在旦夕,人皇血脈即將被斷絕,這個時候,三皇還穩如泰山的在火云洞隔岸觀火么?妲己三妖來自于軒轅墳,而軒轅墳是皇帝的衣冠冢,如果真的三皇仍在,斷不可能從軒轅的墳地出來禍國殃民的三妖。那么真相只有一個,三皇早已死去,留在火云洞的應該只是一縷殘魂,火云洞并不是三皇修煉之地,而是穩定三皇魂魄之地,也就是說,三皇明知天帝欲斷人族氣運,也是有心無力。另一方面,如果真的三皇還健在,那么光憑伏羲一人之力,就可以對抗天帝三清眾神,畢竟盤古之外第二個開天之人,(伏羲一畫天開),身負無邊氣運,鼎盛時期,威壓三界。按照盤古開天力竭而亡,可能伏羲大神也是此類原因,消耗過大,衰竭而亡。可惜人族此后,自降一級,再無長生久視之能。可惜
暫時沒有評論,來搶沙發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