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紀大了眼睛越來越小怎么辦,就...
1063
2023-10-11
「我才30多,怎么可能老花眼?我只是盯著手機太久,出現疲勞看不清了,醫生您是不是弄錯了?」
這是36歲的小王對眼科劉醫生說的話,對于檢查單上寫著【輕度老花眼】的結果感到詫異,怎么人未老眼先衰了呢?小王本身就是300度的近視,從事外聯工作,平時工作繁忙,每天大部分時間都是盯著手機屏幕,查看消息,與客戶溝通、回復郵件等。他最近感覺自己看手機時,用眼越來越費力了,有時候會出現酸脹感,看文字時需要把屏幕放遠一點點才能看得更清。他猜測自己的度數估計是又漲了,于是來到醫院檢測一下自己的度數增加了多少,順便打算換一副眼鏡,可誰知這檢驗結果讓他大跌眼鏡,內心震驚,怎么就“人未老眼先衰”了呢?眼科劉醫生告訴小王,老花眼(遠視眼)雖然作為一種老年退行性疾病,但在如今高壓的社會環境下,年輕人中大有人在!由于高強度用眼、視疲勞等原因,已經大大提前于生理年齡的衰老,廣泛出現在35-50歲的人群之中。當看手機或書上的小字時,目光難以聚焦、眼睛酸脹,有時會不自覺地把目標物舉遠一點點看才行......這就要警惕了,很可能是老花眼找上門了!眼科醫生常把眼睛比作是一架照相機,而且是可以自動調焦的照相機。物體離我們遠近不同,可我們依然可以看清,那是因為我們的眼睛具備自動調焦的能力,無論來自遠近的光線都可以,清晰的呈現在視網膜上,因此遠近的物體都可以看清。但隨著年齡的增加,肌肉的老化,眼球的硬化會導致我們眼球這種自動調焦的能力逐漸衰退、逐漸減弱,直到60歲,這種自動調焦能力會完全消失。這種自動調焦能力逐漸減退,直到消失的這種過生理過程就稱之為老花眼。老花眼的癥狀,主要表現為看近處的東西變得不清楚,甚至無法看清,一定要把閱讀的書報或手機放在離自己的眼睛更遠一點處才能看清,原因就是我們眼睛調焦的能力下降了。老花眼不是一種眼睛的疾病,而是眼球生理性老化的過程,屬于生理現象,是正常人到了一定年齡后,隨著眼睛調節能力衰退和晶狀體核硬化,逐漸產生近距離閱讀困難。因此,每個人都會經歷這樣的過程,無論你原來是有近視,遠視還是散光,隨著年齡的增加,這種調焦能力都會逐漸下降,都會出現老花的現象。據《2018 Market Scope》調研數據顯示,目前全球有近18億老花患者,中國35歲以上人口中有老花問題的人群占比約56.9%,達3.9億,占全國總人口數的近三成。老花眼不僅會影響視力,還有可能造成青光眼、干眼癥、老年性白內障、飛蚊癥、黃斑變性、視網膜中央動/靜脈栓塞等眼部疾病。目前,在治療老花眼上,主要以佩戴眼鏡為主,手術治療技術尚未成熟,一般不建議采用。那么,我們平時該如何防治老花眼呢?眼科醫生教你4個防治法,記得收藏!一、遠近調解法每天晨起后 ,到戶外自然站立,全身放松1-2分鐘;采用腹式呼吸,兩眼極力注視鼻尖,看清鼻尖1-2分鐘后,再在面前3-15米距離內任選一靜物注視,盡量清楚。反復三四遍。晚睡前再加練眼球,順、逆時針旋轉各36次。二、冷水洗眼法每天早晨堅持用冷水洗臉、洗眼。先將雙眼浸泡于冷水中1-2分鐘,然后擦洗臉部及眼部周圍的眼肌,再用雙手輕輕擦搓操20-40次。三、經常眨眼法利用一睜一閉的眨眼方法來活動眼肌,同時用雙手輕度搓揉眼瞼,增進眼球的滋潤。四、熱敷眼部法每天晚上臨睡前,用40℃-50℃的冷水洗臉,先熱敷額和雙眼部位,頭略上仰,兩眼緊閉約兩分鐘,待溫度降低后再洗臉。除了以上4個防治法外,平時我們在用眼時,還需注意避免眼部疲勞,不要過長時間看書,或者手機、電腦等電子產品,注意保持正確的姿勢;平時看東西時,注意避免用斜光和余光看東西;還可以經常做眼部的穴位按摩,促進眼球的血液循環。#如何做健康老年人##老花眼##健康養生#關注@有來醫生,掌握更多健康、情感心理科普知識,有健康,享未來!
發表評論
暫時沒有評論,來搶沙發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