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來源頭條作者:醉吟汝水二八月亂穿衣文/王國成網絡里有人形容“二八月亂穿衣”是“短褲與秋褲齊飛,棉襖共短袖一色”,讀后佩服之至,贊作者手高,把亂穿衣寫的唯妙唯肖,可謂詩苑大家。這里所說的“亂穿衣”,在黃河中下游地區最為明顯,其中的二月和八月當指農歷(對應的西歷大多數年份為三月九月)。二月驚蜇值仲春,大部分地區進入春耕,因雨水后日照時間較前明顯的增加,是全年氣溫回升最快的時候。冷暖氣流頻繁交替,氣溫不穩波動大。八月呢?值仲秋,白露主月,同二月一樣,亦是氣溫變化大不穩定之月。但它又與二月不同,二月乃暖流進攻,八月則暖流退位了。這時“一天過兩季”甚至“一天過三季”的情況都發生過。因此,人們必須亂穿衣,如同“過河脫鞋,上山砍柴”一樣去順應自然了。亂穿衣大致有三種情況:一,一個人一天之中的亂穿衣。這種現象常見,早晨剛起床時,西風乍來,從暑天剛進中秋的人們,雖然涼爽舒服,但早涼還暫不適應,于是便穿夾衣或加衣;早飯后,隨著太陽的照射氣溫又快速回升了,有時中午的氣溫還達三十度左右,人們又不得不換衣了;晚飯后,太陽落山,涼風乘機逞強,于是頂不住涼氣者則又要換衣了。二,年齡層次之亂穿衣盡管時屬氣溫波動之季,但因年齡層次不同,也就有亂穿衣與不亂穿衣之分了。亂穿衣者多為童叟及青壯年中的一部分,而青壯年中的另一部分倔犟者是輕易不肯亂穿衣的,常見一些小伙子早晚仍然穿著短褲短袖甚至涼鞋到處跑。三,環境不同之亂穿衣這種情況與上述早晚、年齡亂穿衣不一樣,它屬環境不同的亂穿衣。室內活動、工作的人,對氣溫變化感應尚不明顯,如臥床人、廚房人、辦公室人等,他(她)們因環境固定一天到晚可能就不用亂穿衣了;而野外行人、騎車人、田間人、高空作業人等情況與室內人就不同了。這些人群中,尤其是騎車人,他們早與晚間駕駛或許還要穿厚衣呢!
暫時沒有評論,來搶沙發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