浦島太郎,小行星“龍宮”表面“...
529
2023-10-20
日本隼鳥2號探測器發回的小行星表面照片 視覺中國 圖
日本隼鳥2號探測器去年成功著陸小行星“龍宮”(Ryugu)后曾發回小行星表面的照片。今年8月23日,《科學》雜志發表德國和日本科學家的研究稱,“龍宮”主要由兩種巖石構成,出乎意料的是,這顆小行星表面沒有細顆粒塵埃。
據美國有線電視新聞網(CNN)報道,“龍宮”是一顆干燥、黑暗、旋轉著的陀螺狀小行星,直徑約900米。2018年10月,日本宇宙航空研究開發機構(Japan Aerospace Exploration Agency,簡稱JAXA)的隼鳥2號探測器在小行星表面投下了名為MASCOT的著陸器。MASCOT著陸期間拍攝的照片顯示小行星上均勻分布著兩種巖石:邊緣“像菜花狀易碎的”粗糙黑色巖石,和一些邊緣鋒利、表面明亮而光滑的巖石。科學家們認為,這顆小行星很可能是由其母體遭到撞擊后遺留下來的碎石形成的。小行星上的巖石類似于一種名為碳質球粒隕石的原始隕石。
值得注意的是,這顆干燥的小行星表面似乎沒有塵埃。研究稱,沒有證據顯示小行星表面存在細顆粒的塵埃,科學家認為這“不易解釋”。塵埃可能丟失于太空中,也可能存在于小行星“多孔的內部”。科學家認為可能存在某種清除小行星上塵埃的天體運動,比如太空中其他物質的撞擊、地震震動或巨石的移動等。
據CNN報道,隼鳥2號探測器于2018年6月首次抵達該小行星進行實驗。2019年4月,探測器在小行星巖石表面炸出一個小坑, 收集小行星深處的樣本。隼鳥2號將于今年12月離開“龍宮”,并于2020年底攜帶著珍貴的小行星樣本返回地球,供科學家們分析。如果隼鳥2號能按計劃返回地球,它將是史上第一個從C級小行星(編注:即指含碳的小行星,它們是最普通的小行星,約占已知小行星的75%)上帶回樣本的探測器。
據JAXA官方網站信息,小行星“龍宮”的名稱來源于日本神話“浦島太郎”,因為隼鳥2號從小行星帶回珍貴樣本的經歷和浦島太郎從龍宮帶回玉盒的故事相似。
發表評論
暫時沒有評論,來搶沙發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