眼睛腫是哪里出問題了,眼睛出現...
639
2023-10-21
當遭遇眼球突出、眼瞼退縮、球結膜水腫時,大多數人的第一反應都會想到去看眼科。殊不知,這些癥狀有可能是甲狀腺疾病引起的。
近年來,甲狀腺相關眼病得到越來越多專家的重視。在日前召開的第二屆國際甲狀腺相關眼病論壇上,知名專家們給出了權威的防治建議。
致盲致殘率居高不下
甲狀腺相關眼病雖然名為“眼病”,但其實是一種伴隨全身多器官損害的自身免疫性疾病,又稱Graves眼病。40歲到60歲人群的患病率最高。
顧名思義,甲狀腺相關眼病與甲狀腺疾病密切相關,它是彌漫性毒性甲狀腺腫最常見的甲狀腺外表現。約25%至40%的彌漫性毒性甲狀腺腫患者會得甲狀腺相關眼病。2%的慢性淋巴細胞性甲狀腺炎患者、少數甲減和甲狀腺功能正常人群也有可能會得甲狀腺相關眼病。
甲狀腺相關眼病的表現頗為復雜,比如眼球突出、眼瞼退縮、球結膜水腫、眼球運動障礙、復視、視力下降等,甚至會導致角膜穿孔、壓迫性視神經病變和視神經萎縮,損害患者的面部外觀及視功能,嚴重影響生活質量,還有可能因此出現自卑、抑郁等心理問題。
在我國,甲狀腺相關眼病的致盲致殘率居高不下。原因有多個方面,作為一種自身免疫性疾病,甲狀腺相關眼病的治療涉及多個學科,除了眼科、內分泌科,還包括普外科、放射治療科、核醫學科及影像科等。由于診斷標準不明確、治療手段雖多但方案復雜,導致不同醫院、科室的醫生們的診治思路不一。再加上一些基層醫生對甲狀腺相關眼病認識不足,多學科協作診療開展很少,不少患者難以早發現、早治療。
三類人要提高警惕
哪些人要格外警惕甲狀腺相關眼病?
專家提醒:首先,是女性的發病率高于男性,但男性患者易發展為極重度。
其次,是長期吸煙者。
此外,是有甲狀腺疾病家族史者。
專家建議,高危人群應當積極戒煙、治療高膽固醇血癥,保持甲狀腺功能的正常以及補充微量元素和維生素。
近日,第二屆國際甲狀腺相關眼病論壇在滬上舉行,本次會議由上海交通大學醫學院附屬第九人民醫院眼科主辦,邀請了來自中國、美國、加拿大、德國及澳大利亞的近百位專家學者線上參會。擔任大會主席的,是中國工程院院士、上海交通大學醫學院院長、上海交通大學醫學院附屬第九人民醫院眼科學科帶頭人范先群院士。他告訴記者,中華醫學會眼科學分會眼整形眼眶病學組和中華醫學會內分泌代謝分會甲狀腺學組聯合了近百位專家,歷經1年半時間,百余次修訂后,完成了我國首部《中國甲狀腺相關眼病診斷和治療指南(2022)》的編寫。“這是眼科醫生、內分泌科醫生、放療科醫生、放射科醫生、外科醫生一起制定的指南。我們的目的只有一個,就是希望中國甲狀腺相關眼病患者得到最規范的治療。”
這部指南對甲狀腺相關眼病的治療給出了具體的推薦意見。對非活動期甲狀腺相關眼病患者,可以做藥物治療、眼眶放射治療和手術治療。而對于活動期的患者,則首選激素、免疫抑制劑、生物制劑等藥物治療。對于那些不能夠耐受藥物治療,或者眼部癥狀非常嚴重、威脅視力的,也可以選擇手術治療。此外,在整個治療過程中要控制甲狀腺功能的穩定,甲亢和甲減都會加重眼部疾病。
專家特別提醒,甲狀腺相關眼病患者還應警惕合并其他疾病,比如糖尿病、高血壓、骨質疏松癥等。在這部治療指南中,專家針對主要的合并癥都給予了相應的處理原則以及監測指標。
據悉,為了進一步提升早診早治水平,幫助更多患者,由上海九院眼科和中國甲狀腺相關眼病診療聯盟發起的“悅目瞳行”眼健康公益基金在本次大會上宣布正式啟動。該基金旨在打造眼科診療整體解決方案,著手醫生培訓、幫助眼疾患者提升疾病認知以及長期監測和管理,形成醫生、患者、社會機構等多方有效整合的一體化公益醫療生態圈。
欄目主編:許鶯 題圖來源:圖蟲 圖片編輯:蘇唯
來源:作者:陳俊珺
發表評論
暫時沒有評論,來搶沙發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