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來源頭條作者:不執著財經我國實行了幾十年的計劃生育政策,到了2016年就結束了,這一年中國放開了二孩政策。到了2017年,國內新生兒出生數量達到了1765萬,不過自此之后,國內新生兒出生數量卻在持續下滑。到了2021年,我國又放開了三胎政策,但是催生效果并不理想,這一年新生兒出生數量卻又跌至了1200萬。而到了2022年,國內新生兒數量更是跌破了1000萬大關,降到了956萬,人口也出現了罕見的負增長。對此,不少專家會覺得奇怪,國家都已經放開了三胎政策了,為什么年輕人都不愿意響應呢?實際上,我國雖然放開了生育政策,但是實質性的配套政策并沒有出來,年輕人當然就不會買賬了。顯然,要想提高生育率,光靠出臺相關政策恐怕還遠遠不夠,還要轉變新思路,從根源上解決年輕人的實際問題,這樣國內的生育率才能升高,否則國內新生兒出生數量下滑趨勢將難以得到逆轉。那么,是什么原因導致現在年輕人不愿意生育了呢?主要原因有三個:第一個原因:結婚成本太高了現在年輕人的結婚成本越來越高,光彩禮錢就至少要20-30萬。此外,還要辦婚宴、租婚車、拍婚紗、結婚旅游度蜜月等,至少也要幾十萬。對此,不少年輕人結不起婚,就只能選擇單身,還有一些人就算借錢勉強結婚了,在婚后小夫妻兩人都要拼命賺錢還債,這樣生孩子的計劃都被推遲了。第二個原因:年輕人買房壓力大現在年輕人在二三線城市買上一套商品房,至少要150萬以上。一線城市更是達到6-700萬,而多數人的工資只有3-6000元。很多人不僅掏光了家里所有積累,還欠下銀行幾十年的房貸,每個月的收入都用于償還房貸了,剩下的可支配收入只夠維持日常開銷,能生一胎就算很好了。因為生養二胎、三胎就要為孩子提供更多的活動空間,而年輕夫妻連原來的房貸都沒還完,就更不要想換一套面積更大的房子。第三個原因:養育孩子的成本高現在養育孩子與過去不同,現在養孩子不僅要讓孩子吃好穿好,還要給孩子提供最好的教育。從幼兒園開始,就要給孩子報名各種興趣班,而在上中小學就要給孩子報名各種課外輔導班。而到了孩子讀大學,每年還要有好幾萬的學費和生活費的支出。據權威機構統計,撫養一個孩子至少要57萬以上,而如果養育二胎或三胎,就個撫養費用還要翻倍,很多年輕家庭因承擔不了這么大一筆費用支出,就選擇只生一個孩子。面對現在年輕人生育意愿低下的情況,經濟學家馬光遠則表示,想要讓年輕人多生孩子,首先就得拿出“真金白銀”來補貼生孩子的家庭,比如,給生孩子的家庭發放生育補貼,這種補貼既可以是以現金的形式發放,也可以通過減免個稅,以及提供保障房等形式組成,這樣就可以減輕多孩家庭的生育負擔。此外,馬光遠還建議,將學齡前教育也納入到義務教育體系中,也就是多孩家庭的孩子可以免費進幼兒園。而馬光遠的新方案則得到了多數育齡夫妻的認可。實際上,馬光遠的這個建議是站在老百姓的角度上提出的,當然會受到大家的好評。?不過,我們認為,從短期來看,90后和00后們的生育觀念和經濟能力都無法擔負起實現生育二胎、三胎,提高國內新生兒出生率的重任。現在恰恰是應該鼓勵70、80后群體,讓他們也能加入到生育二胎或三胎的隊伍中來,因為70、80后現在的經濟實力和生育意愿都要比90后、00后要強得多。
暫時沒有評論,來搶沙發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