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門品全文誦讀,誦讀有真趣----...
472
2023-10-24
誦讀有真趣
記思麥特讀書會沈亮老師講佛教勝記
閑來事外,寒山別院。
滿座高朋,高士博陳。
綽綽言之,廣納于懷。
同心雅會,不亦勝味。
周末,思麥特讀書會邀來世界遺產專家沈亮老師作蘇州佛教圣跡講座,一些鮮為人知的古跡背后的故事立即鮮活起來。
江南最早寺廟由孫權主持修建的~建初寺。而蘇州最早寺廟北寺塔最初也是孫權為紀念乳母而修建的名曰通玄寺,后更名報恩寺。而蘇州最早佛教遺跡吳淞江入口二石佛。遠在數千里外的莫高窟記下了有關吳淞江的故事:第323窟南壁上畫著維衛佛和邊葉佛站在船上。岸上合十的、跪拜的各色人等迎接佛的到來。畫上的題款寫著:“此西時,有兩石佛浮游吳淞江,波濤彌盛,漂漂逆水而降下……” 壁畫上還有八個字“ 石佛浮江。天下希瑞。
話外題:上海名字由來,民間把吳淞江上游稱為“上海浦”,下游稱為“下海浦”。隨著年代的推移,“下海浦”三字因長期不用而被摒棄,而“上海浦”三字卻沿襲下來,以后“浦”字被省略,留下“上海”這個地名。
觀音山在蘇州城西二十五里,原名支硎山,相傳晉代名僧支遁云游時見此處有石室林泉之勝,就隱居于此修行。白馬澗即為支遁放馬地。飲馬橋則為白馬飲水處。。五代吳越國時在廢寺基上建觀音院,從此成為吳中著名佛教勝地。觀音寺中供奉著巨大的觀音菩薩塑像,在佛教中的菩薩以觀音菩薩和一般民眾聯系最緊密,所以觀音寺香火鼎盛,民間也就慢慢把支硎山稱為觀音山。歷代文人墨客如白居易、皮日休、劉禹錫、王寵等也都曾經登臨此山,并且留下無數優美的詩篇,甚至連乾隆皇帝也未能免俗,南巡時曾經多次臨幸,不但御賜匾聯,并且還多次熱情洋溢地做詩贊嘆,其中一首云:“棗葉須彌復義尋,支硎奚礙號觀音(自注:支硎又名觀音山)。春山依舊開圖畫,平石何曾識古今。當戶松搘千丈蓋,落溪泉奏七弦琴。馬嘶墻外鶴籠院,似疑云巖有道林。”可見其對觀音山的喜愛。
觀音山一年中最熱鬧的時候是農歷二月十九日,相傳這一天是觀音誕辰日。送子觀音是無數無子的善男信女們頂禮膜拜的神靈,所以這天觀音山香火特旺。
自晉至隋唐,吳地寺院大興,佛法廣傳。晉司徒王珣(書函三希堂伯遠帖)王珉兄弟將虎丘別墅舍山建寺。其位于景德路宅邸亦建寺(今為環秀山莊)。虎丘山海拔34.3米,占地20余公頃,雖為全國最小歷史名山,卻有大山的雄奇,山泉,奇石,斜塔聞名中外。
相傳春秋時吳王夫差就葬其父(闔閭)于此,葬后3日,便有白虎踞于其上,故名虎丘山,簡稱虎丘。相傳曾埋于地下3000把劍殉葬,至今只能是千古之迷。圖為2014年清淤時將劍池水抽干后闔閭宮墓入口顯露圖。
此圖為虎丘塔加固時從塔底洞中發現的鐵鑄金涂塔,內裝小瓶,瓶中存舍利,金涂塔內文字說明為迦葉如來真身舍利。1957年7月27日蘇州佛教界舉行隆重典禮,將迦葉如來舍利從西園護送至虎丘,重新入塔。同時入塔的還有8箱經藏,100多銅,瓷佛像及檀香木雕寶塔。
石觀音殿位于虎丘千人石西、冷香閣北,又名應夢觀音殿,面積三十余平方米。據乾隆年間《虎阜志》記載:宋慶歷年間(1041-1048),湖州臧逵侍親秀州,得痢疾,常潔齋誦觀世音菩薩名號,夢白衣人針其耳,疾遂愈。臧逵善畫,宋熙寧七年(1074)在洞庭西山覓得太湖美石一方于虎丘山造像,覆以石室,吳人謂之應夢觀音。元年間(1086-1094),曾公亮、胡宗愈、林希、沈括、楊志等名士,書“大乘妙法蓮花經”中“觀世音菩薩普門品”,計十五塊、九十行,飾于三面石壁上,每行下具書人官階、姓名等。至明罹火,石斷裂而像獨完善如故,愈見神奇,名聲大振,里人募材構殿,飾像以金。清雍正七年重建,馬曰璐有文《重建虎丘山石觀音殿記》。石觀音殿的地坪和墻壁是武康石質地,原屋頂是木結構的。石觀音殿清代被列為虎丘十八景之一。
解放初,虎丘小學設于前一博文介紹的擁翠山莊,石觀音殿的大殿也曾為臨時教室。文革初,殿內石觀音像和石刻等全被砸碎成了填坑的爛泥碎瓦。70多書法家連同石觀音將永遠成為今世之扼腕。
歷史長河浩浩殤殤,我輩當倍加珍之,讀之,品之,賞之,以溫情寄寓興衰寄明智。誦讀有真趣,不玩味終為鄙夫;山水有真賞,不領會終為漫游。
“夏雨萬壑湊,灃漲暮渾渾”。日來,大雨不斷,天氣猶如嬰兒般的心情,讓人無可奈何。本以為暴雨會阻礙了書友們的出行的腳步,然而萬萬沒想到,大家不僅如約而至,而且熱情高漲,待雨稍小之后,又如同放出去的小鳥,在寒山別院的庭院里,嬉鬧、拍照、嘰嘰喳喳,歡樂無比。
屋外雨打芭蕉,屋內書意濃濃,聽沈老師講虎丘勝記,繪聲繪色,讓人浮想聯翩。講座結束了,老天下了一天的雨也該休息了。此時空氣分外的清新涼爽,聽著楓橋沈主任惟妙惟肖的昆劇曲調以及精彩的講解,賞著中外聞名的著名勝跡楓橋夜泊,所有的不快、疲勞就此煙消云散,如同與張繼一起徜徉在這煙雨朦朧的江南水鄉之中。
風吟
2016年6月28日
活動火爆,書友熱議!
思麥特讀書會成立于2012年12月25日,圍繞文學、歷史、哲學、藝術、民俗、園林等多個主題,舉辦了一百多期書友沙龍活動,包括:木心詩文分享、知天命、味道蘇州、民藝與守藝、走進蘇州園林系列、述說蘇州老城墻、茶道雅集、走進歐洲文化之巴黎、參觀抗戰老照片、北寺塔講心經、仇英作品賞析等。思麥特讀書會堅持做品質讀書會,定位于讀書沙龍、講座分享、書友互動及書籍推薦等,致力于推動傳統文化和多元思想在蘇州的傳播與交流。
朋友!歡迎您到思麥特來,讓書香浸染衣襟,讓心靈重獲自由。
發表評論
暫時沒有評論,來搶沙發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