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沐甘霖的意思,得漫威IP者得天...
191
2023-10-27
編者按:本文來自:“娛樂資本論”(ID:yulezibenlun),作者:斯塔西,36氪經授權轉載。
“救世主”《毒液》如約而至,兩日斬獲5億票房。國內市場如沐甘霖的同時,國外索尼方也正春風得意。
這部成本僅1億美元的超英電影,最終全球票房落點將在7-8億美元之間,成了索尼史上投資回報率最高的電影。除了真金白銀的回報,更重要的是,在蜘蛛俠相關漫威角色開發上,長年被迪士尼控制的索尼,終于靠《毒液》扳回一局。
明年“蜘蛛俠”湯姆·赫蘭德借回漫威的5部合約期滿,到時索尼再跟迪士尼談判時,可能會上演這樣的戲碼:迪士尼追著索尼的屁股后面,被迫接受“毒液們”入伙漫威家族,才能讓漫威家族繼續擁有“蜘蛛俠”。
這篇文章,我們鉤沉了索尼獲得并開發《毒液》、《蜘蛛俠》等一系列漫威IP的陳年往事,梳理了索尼與迪士尼博弈緣起始末。在今日的好萊塢,得漫威IP者得天下,僅有蜘蛛俠及其相關角色IP的索尼是如何利用手中籌碼,跟漫威IP一家獨大的迪士尼討價還價、掌握主動權?接下來將上演怎樣的進擊戲碼?
漫威與索尼恩怨源頭:電影衍生品權的爭奪
我們都知道1999年,伴隨整個漫畫產業的不景氣,瀕臨破產的漫威迫不得已將旗下最受歡迎“蜘蛛俠”的電影版權賣給了索尼的子公司哥倫比亞。
索尼當時拒絕了漫威“甩賣”蜘蛛俠以外角色的交易,后來漫威憑索尼看不上的英雄角色東山再起,成為圈內茶余飯后的段子。但實際上,漫威與索尼當時簽訂的合約并不簡單,漫威早給自己留了一手。
隨著《毒液》項目的誕生,我們才意識到原來索尼擁有的漫威角色不止蜘蛛俠,還有與漫畫中與蜘蛛俠產生聯系的900多個漫畫角色。比如大反派角色毒液,以及英雄角色蜘蛛女等。
這些英雄與反派角色并非直接歸屬索尼,而是以“共享權”的方式被索尼擁有。在這種情況下,要么索尼以電影這種特定方式開發他們,要么他們被“鎖死”,漫威和索尼都不能隨意將其開發成電影。
漫威賣給索尼蜘蛛俠版權,也并不是一股腦地打包全賣。首先,索尼享有的是《蜘蛛俠》電影系列衍生品受益權,不包括其他形式的衍生品受益。其次,漫威的電影版權是有具體時間限制,索尼必須每五年發布一部新的蜘蛛俠電影,如果超過五年沒有制作新的蜘蛛俠電影,電影版權就會重返漫威的手中。
這就是為什么2010年山姆·雷米執導的《蜘蛛俠4》流產后,索尼不惜低頭找來競爭對手漫威“救急”合作《超凡蜘蛛俠》系列。因為當時距《蜘蛛俠3》發布已經有三年之久,如果2012年前索尼出不了新的蜘蛛俠電影,就將失去蜘蛛俠的電影版權。
當時索尼電子部門身陷現金流問題,內憂外患的情急之下,索尼顯然沒意識到這一合作,就開啟了往后與迪士尼漫威之間的利益博弈戰。
“現在,我們購買了索尼《蜘蛛俠》系列電影的衍生品經營權。而此前,索尼就已向我們購買了蜘蛛俠的電影權。”迪士尼CEO鮑勃·艾格(Bob Iger)如此解釋他們的“簡單關系”。
也就是說,漫威這次“救急”讓索尼付出了高昂代價。索尼雖然還擁有蜘蛛俠的電影版權,及其相關角色的“共享權”,但卻失去了能賺取暴利的電影衍生品經營權。從長遠利益來看,這顯然是一個“因小失大”的非明智決定,索尼財務CEO曾向《華爾街日報》如此承認過。
索尼內部早有將蜘蛛俠系列衍生品的計劃,卻無奈拱手將權力送回給了漫威,后來居上的漫威影業令索尼騎虎難下,繼續開發蜘蛛俠系列電影卻不能享有后續利益,丟掉蜘蛛俠這個黃金IP,索尼還能做什么呢?
一場瞄準開發蜘蛛俠相關“共享”角色的冒險計劃開始了。
索尼的反擊:“反派宇宙”絕處逢生
2014年,索尼動了點小心思,改寫了《超凡蜘蛛俠2》的劇本,試圖勾連其與未來項目《險惡六人組》的聯系。
《險惡六人組》集結了章魚博士、電光人、沙人、小綠魔、犀牛人、毒液六大反派,索尼建立以蜘蛛俠為中心的“反派宇宙”意圖昭然若揭。
然而這一改變,卻讓蜘蛛俠系列遭遇票房滑鐵盧,投資2億美元的《超凡蜘蛛俠2》,最終只有7億美元的回報,成為蜘蛛俠系列電影中投資回報率最低的。
更糟糕的是,引來了媒體與觀眾的口誅筆伐,口碑的滑鐵盧直接導致了《超凡蜘蛛俠》系列叫停。
就在這時,漫威影業又拋來了有償“救急”橄欖枝。當時漫威正在制作《美國隊長3》,這部電影就是后來觀眾戲稱的“《復仇者聯盟》2.5”,漫威希望蜘蛛俠作為群戲一個補充出現,于是提出如果索尼同意將蜘蛛俠帶入漫威宇宙。
索尼換來的是,漫威代為索尼制作新的蜘蛛俠電影,索尼只需要出資與負責發行,便能享有票房收益,更重要的是重新享有蜘蛛俠電影衍生品的獲利分成。
恐再犯錯的索尼起初猶豫再三,直至漫威影業內訌、遭遇黑客攻擊,原本存在于高層機密商討的合作被公之于眾,一時間網絡充斥漫威粉對蜘蛛俠回歸的期盼。
迫于輿論壓力,索尼接受了漫威的這筆交易。
多數評論家認為索尼與漫威的這次合作是雙贏的,索尼重新從電影衍生品中獲利,漫威則獲得更多“漫威宇宙”的開發與創造空間。
但這也意味索尼被剔除在蜘蛛俠電影的制作外。于是我們就看到了并不甘心的索尼,將原本以蜘蛛俠為中心的反派宇宙,徹底演變成了沒有蜘蛛俠參與的反派宇宙,押注于“毒液”、“克萊文”、“鬼莫比亞斯”等這類反派角色“起死回生”。
沒有蜘蛛俠參與的、排除在漫威宇宙外的反派“毒液”故事就此誕生了,會有觀眾買單嗎?
幸運的是,逼近6億大關的《毒液》不僅讓索尼絕處逢生,還一舉奪回了與漫威博弈的主動權。
奪回主動權的索尼,或將迫使漫威接納反派宇宙?
就目前的狀況來說,索尼的反派宇宙與漫威的超英宇宙是互不干擾的共生關系。
就像漫威內訌以后,漫威娛樂制作的劇集與漫威影業制作的電影就分開了,兩個宇宙長期互不相干。但自家分拆宇宙,總能有效溝通,關起門來解決好問題。
而索尼畢竟是個外人,不可避免地會遭遇與漫威交集的尷尬。
比如,2017年索尼前腳剛宣布制作“險惡六人組”之一的《神秘客》(Mysterio)反派電影,后腳漫威影業又決定啟用“神秘客”作為《蜘蛛俠:英雄遠征》中的惡棍角色。本著“蜘蛛俠”電影的共同利益,索尼只能默默取消《神秘客》項目。
在這樣的博弈中,一旦漫威幫索尼制作的蜘蛛俠新電影用到某一個反派,索尼只能被迫放棄這個反派角色的電影開發,同樣索尼搶先開發的“毒液”,也就不能跟蜘蛛俠一起出現在漫威宇宙中。雙方陷入了爭相開發“蜘蛛俠相關角色”的競速中。
一方面,漫威雖然參與了《毒液》制作,但漫威影業CEO凱文·費吉拼命撇清與《毒液》關系,強調《毒液》與漫威宇宙是分開獨立的,并解釋說迪士尼的交易里,沒有任何與索尼宇宙建立聯系的意思。
另一方面,我們都知道索尼拼盡全力將《毒液》拍成老少皆宜的PG-13級,放棄了原本漫畫粉絲期待R級,就是想給“毒液” 故事留有一個“蜘蛛俠”產生交集的余地。《毒液》導演魯本·弗雷斯徹堅信,未來兩個角色的交集是必可避免的,“我們很難以令人滿意的方式,讓兩個角色長期互不干擾的共存下去。”
目前,“蜘蛛俠”湯姆·赫蘭德與漫威簽了六部的約,除了三部蜘蛛俠電影,就是《美國隊長3》、《復仇者聯盟3》以及明年的《復仇者聯盟4》。意思是,明年《復仇者聯盟4》上映完,“蜘蛛俠”合作到期,索尼與漫威不得不坐下來,面臨一場至關重要的談判。
據《Variety》采訪報道,索尼希望成為“擴展漫威電影宇宙”的成員。如果是這樣的話,《毒液》的成功將助力索尼如愿,漫威要被迫將索尼的反派宇宙納入漫威宇宙體系中來。
發表評論
暫時沒有評論,來搶沙發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