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來源頭條作者:譜帙思維附上原詩:三衢道中曾幾 〔宋代〕梅子黃時日日晴,小溪泛盡卻山行。綠 陰不減來時路,添得黃鸝四五聲。然后我們來詳細解析一下詩中蘊含的詩意。首先,在語言上,全詩用詞簡練,事件發展節奏明快,展現出了詩人出游時的愉快心情。詩中首句交代了出游的時間是“梅子黃時”的梅雨季節,恰逢“日日晴”的天氣,正好適合出游。于是有了后面的泛舟小溪,而游玩了小溪之后還不盡心,因而繼續改走山路游玩。不知游玩了多久,終于盡心而歸,歸來時看到路上的綠蔭依然濃密,還聽到了遠處傳來的黃鸝鳴叫聲。短短四行詩,將出游的起因、經過、結果都交代得清清楚楚,用詞簡練明快,正是詩人心情愉快的體現。其次,表現手法上,詩中運用對比的手法,將一次平常的出游描繪得起伏而有新意,體現出了的生活情趣。詩中句首交代的梅雨季節本該多雨,然而卻“日日晴”形成對比;歸來時路上綠蔭的幽靜與黃鸝的鳴叫聲形成對比。這兩處對比將平常的出游描繪得錯落有致,使出游過程呈現出起伏,體現出了別樣的生活趣味。最后,在主題上,全詩雖都在寫景,但無不寓情于景,表達了詩人熱情山水,熱愛生活的生活態度。縱觀全詩無一不在寫景,從“日日晴”的天氣,到游玩“小溪”、改路“山行”、歸來時的“綠蔭”、“黃鸝”的鳴叫聲等,這些景物都被詩人寫得清新脫俗,富有情調。這都是詩人生活情趣的體現,表現出了詩人寄情于山水,熱愛生活的生活態度。以上就是這首詩的詩意。其作者曾幾詩作良多,其詩多屬抒情遣興、唱酬題贈之作,閑雅清淡。有興趣的人可以對之多加了解,以便更好地理解這首詩。
暫時沒有評論,來搶沙發吧~